十九大报告对“三农”问题提出许多新表述,其中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对做好现代农业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我市“三农”事业欣欣向荣,迸发活力,农业品牌建设成为贯穿其中的能量带。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经营体系牵住了现代农业的“牛鼻子”,攥住了农民增收的钱袋子,把好了农企增强竞争力的油门子,也为我市农业现代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松原大米这张“白金名片”就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一大亮点,不仅增强全社会对绿色消费的自觉,更加大了大家对健康的美好认知。
2015年末,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发布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松原“查干湖大米”品牌价值达4.03亿元;2016年,松原大米端上杭州G20峰会餐桌;2017年,松原大米被“厦门金砖五国峰会”组委会确定为会议专用米……
连续三年,松原大米以其良好的口碑和信誉度“香飘全国”,在万众瞩目下,品牌越打越响、越擦越亮,成为消费者选购东北大米时的一个产地品牌。回眸松原大米这张“白金名片”创建成功之路,给人以浓浓的回味和深深的启迪。
其实一说起东北大米,以前人们首先会想到黑龙江的五常大米、辽宁的盘锦大米。东北大米只有这几个产区吗?事实上并不是,东北的土壤、水源、自然环境和气候极其适合水稻的生长,优质大米产区也不在少数。多数地方只是被五常、盘锦的品牌光芒掩盖了,松原就是其中之一。
松原坐落在东北松嫩平原腹地,深远的历史文化、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资源使松原世代盛产的长粒米,品质上乘、粒粒如钻。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就了松原地区的大米产业,然而丰富的米业资源多年来却多以原粮的方式被各大米加工企业收购,以其他品牌的身份出现在全国粮食市场,松原大米,有品质,没价值,有实力,没名气。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松原大米由物有所值变成物超所值,从而推动水稻产业发展、富市强企、增加农民的收入,成为决策者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思考的问题。2012年,市委、市政府从松原大米品牌的实际出发,以国际化的视野和现代化的眼光,立足松原特有的生态、自然资源,探寻农业大市的转型之路,提出在全市范围内打造松原大米品牌战略,松粮集团由此应运而生。
自松粮集团组建之日起,我市便举全市之力,以高标准、宽视野、大手笔推进松原大米的品牌建设,全方位发现其独一无二的自然优势和品质优势,深层次挖掘其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并面向全国布局推广。松粮集团更是积极探索并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确定“查干湖”这张地域名片为区域稻米企业发展的旗帜和统领。“共举一杆旗,共打一张牌”的理念,引领松粮集团集中力量、形成拳头,先后组建了“查干湖大米产业联盟”,建立了“1+1+N”金融模式,搭建了科研、金融、信息、加工、仓储、销售等平台,使各类资源要素、市场要素得到整合、优化和提升。
几年来,上乘的米质加上独特的品牌形象与理念,使松原大米在中国米业市场攻城略地,势不可挡。上演一出政府、企业、农民合力打造松原市乃至吉林省“白金名片”的精彩大戏,书写下资源农业向效益农业转型的绚烂篇章。
目前,松粮集团加盟企业已经覆盖松原、白城、四平三个地区,加盟户数达22户,年加工能力100万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伴随着现代农业的转型,我市着力打造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加强品牌建设,为粮食产业开拓市场,一批大米品牌脱颖而出。如今,善德、北显、二马泡等一批绿色、有机大米品牌,华丽出世、叫响全国。
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跻身“中国好大米”行列,品牌响了,价值升了,销量增了。我市通过这张“白金名片”的引领作用,推动了水稻加工业发展,带动产业化经营和产品升级,打开了富市强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新通道。
记者炼金山